2009-09-30

〔2009西藏〕小朋友,恭喜你又長高了!

大陸西寧火車站標示購買兒童票身高標準的說明板,在一片標語世界中,分外覺得這是他們難得的幽默。哈,照一張,特別證明一下自己真得是太超過1.5米了。

ps-IMG_9429 ps-IMG_9426

2009-09-27

2009新玩兒意,艋舺剝皮寮藝條通

ps-IMG_2974 ps-IMG_2973 ps-IMG_2970 ps-IMG_2971 今朝陰雨,帶了小DC,先去探路,看來↑此人收驚效果不錯,人群雜躂,仍睡得香甜。走著走著,遇到鹹蛋超人拉胡琴,還有一堆好玩的古物(或仿古物),初看有中影文化城的感覺;一些小型藝術展演,很吸引人,也很欣喜見到我們的城市多了個美麗的空間,不再一眛地把老街拆掉,蓋商辦大樓,下回有光影時再來拍拍,應該更有味兒。 〔剝皮寮藝條通〕 http://www.bopiarts.tw/

2009-09-20

〔2009西藏〕寶貝寶貝不要哭,媽咪帶你看大佛-哲蚌寺曬大佛

ps-IMG_7169 ps-IMG_7149 ps交叉底紋-IMG_6969 ps-IMG_6984 ps-IMG_7024 ps-IMG_7026 ps-IMG_7037 ps-IMG_7043 ps-IMG_7044 ps-IMG_7054 ps-IMG_7087 ps-IMG_7112
2009820日一早5點多,我們摸黑從旅店出發,迎接西藏行的重頭戲「哲蚌寺曬大佛」,抵哲蚌寺尚不到7點,天還是全黑的(詳如說明1)。哲蚌寺沿山而建,要靠手電筒(最好備頭燈)才能看清山路,由於今天是年度大型節慶,哲蚌寺週邊街道進行大規模的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進入,所有人員全都要徒步才能靠近哲蚌寺山腳,旅行社透過運作讓我們坐車到哲蚌寺山門(山腰),才開始爬高到山頂的展佛台附近,這樣起碼可減少一到二小時的高海拔步行時間,且避免高山症的凶險,看眾人徒步上山,雖不忍心享受這特殊待遇,但對我這軟腳觀光客而言,的確是一大救命福音。下車到走高處的展佛台,人更多,山路微陡又狹窄,大家開始拼腿力,才能搶到較好的位置看展佛。

8月是西藏的雨季,即使前一晚還下著雨,神奇的是每到曬大佛這天就會放晴,今天雖是陰天,但真得一滴雨都沒有。儀式約在早晨8點開始,整個展佛儀式約進行1小時,大家雖一早苦等多時,但隨著色彩鮮麗的大佛圖像慢慢展開,終於得見五彩絲綢織成的巨大釋迦牟尼佛坐觀人世,一派祥和安定,千萬人一同興奮地驚呼連連,按快門的手也一直沒停過。

結束這場驚嘆,隨之而來的考驗是和千萬人一同擠下山,平常約半小時的路程,我們花了兩個小時才走到停車場,因為展佛儀式雖然已結束,但人潮還是不停往山上湧入,連人行道都大塞人,很多媽咪揹著小寶貝,有的正含淚大哭呢,這時想到一堆唱給小寶貝的歌,「寶貝寶貝不要哭,眼淚是珍珠,哭多將來會命苦,賭博會賭輸..」《=一時找不到這首MV,當然有張懸的「我的寶貝 寶貝 給你一點甜甜讓你今夜都好眠」。

拍照時地:2009820日,西藏.拉薩西郊,海拔3800米的根培烏孜山上(拉薩近郊最高的山),藏傳佛教最大寺廟「哲蚌寺」。哲蚌寺始建於1416年(明永樂十四年),擁有全西藏最大的「唐卡」,寬20公尺、高達30公尺,只有在一年一度的「雪頓節」才會舉行曬大佛儀式。哲蚌寺是拉薩三大寺廟之一,也是黃教六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寺廟,是喇嘛教的教學重鎮,解放前,這兒曾有上萬僧人共修,為藏傳佛教培養了大批佛學人才,此寺廟在五世達賴重建布達拉宮之前,一直是歷代達賴的駐錫地,一年一度的曬大佛場面非常壯觀而殊勝,每年有超過十萬人來此觀看曬佛。

網路上的「雪頓節」資料:雪頓節起源於西元11世紀中葉,藏語中,雪=優酪乳;頓=宴,雪頓節即「吃優酪乳的節日」。到17世紀下半葉,「雪頓節」逐漸演變為以展佛和藏戲匯演為主、宗教與娛樂相結合的節日,又被當地民眾稱為「展佛節」和「藏戲節」。展佛是雪頓節最重要的傳統,其中最著名的正是哲蚌寺的展佛。這天在哲蚌寺寺外的山坡上會展出一幅高30米,寬20米的絲織大佛像,當天善男信女雲集,紛紛向佛像拋擲哈達,如同雪花紛飛,佛像下聚集有成千上萬條哈達。

哲蚌寺旅遊資訊

說明1:中國那麼大,極東和極西本來應該是跨兩個時區,但中國用政治力取代了大自然的法則,全國都是同一時區,所以西藏夏季的8月,早晨7點天還是黑的,而晚上8點,太陽還沒回家。

說明2:曬大佛(唐卡)正上方也有一個大黃傘,往年(如下連結)若班禪喇嘛參加曬大佛,他就會坐在那個位置,我們去的這年傘下是空的。
有人近距離拍到舉大黃傘那的僧人的近照http://tw.myblog.yahoo.com/dieskau-dieskau/article?mid=9441&sc=1

2009-09-16

〔2009西藏〕青稞田和光著身子的孩子

在西藏這樣高海拔的地區,小麥是沒辦法生長的,幸好神奇的大自然給了高海拔地區另一種食物-「青稞」,它長得很像小麥或高梁(其實我五穀不分),藏人把穗子去殼磨成粉,就可以像麵粉一樣變化成各種食物,如糌粑或麵條。我們去參觀一座古老的青稞水力磨坊,雖然現在很多磨坊早已採用電力磨粉,但藏人仍覺得天然水力磨的青稞粉較好吃,這磨坊就保存下來了。 聽說「糌粑」的做法,是把青稞炒熟後,磨成粉,按比例調著水或酥油茶,捏成一坨一坨,這「青稞坨坨」可以沾著優格酸奶或其它醬汁吃,口感有些像加了油的微甜麵糰,初嚐還挺新鮮有趣的。遊牧的藏人只要帶著一袋青稞粉,沒火也可以就地裹腹。 照片中這位男士正在草原的帳棚中製作並享用他的「糌粑」,經得他同意,大家開始猛拍他進餐的樣子,沒辦法,我們是觀光客嘛,他的外型和眼神很特殊,很像傳說中長髮、個頭高大,目光深邃,不苟言笑的「康巴漢子」,看康巴漢子的照片。 西藏公路或景點附近,只要觀光客的車子一停下來,常會突然冒出一群小朋友和觀光客要東西,導遊說,西藏物資雖不豐厚,但要吃飽不算難事,小朋友們年幼無知,或被家長逼迫,長久下來被觀光客慣壞了,會想不勞而獲,其中最驚駭的是在一片青稞田附近看到一個光著身子的孩子來要東西,我不忍心拍他,現在也不知該如何寫完這段見聞。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2009西藏〕散播歡樂和祝福的明信片

西藏的風景明信片極少,且成像極差,實在看不下去,又沒法像3C達人水瓶子那樣勤勞,自己帶印表機,把旅遊照片做成明信片寄給大家,所以只好買這些打了燈光,起碼看來精緻的「西藏民間藝術集錦」明信片寄給大家。 其中幾張看來有些戲劇化的面具是西藏的宗教面具,上面寫著:卡爾巴宗教面具,西藏的任何宗教面具都是宗教和藝術的代表,不要以為是什麼邪惡的意思,詳細請看這篇「黑帽舞」寫道:金剛舞以寂靜或忿怒相的面具,表現諸佛菩薩以舞姿示現其大無畏的勇猛,以猙獰的面孔降妖除魔去除障礙,再以大慈大悲之願心收攝妖魔。簡言之,西藏宗教相信,惡人也要惡人才制得了。 http://blog.sina.com.tw/howitzer/article.php?pbgid=2352&entryid=33964 行程中一直沒看到郵筒,寄給朋友的明信片,只好請西藏導遊從拉薩幫我寄出,一張郵資RMB$2元,相較各國真是算便宜的郵資了。回來點過名,發現大家全都收到了,想到朋友們收到明信片時的開心笑臉,怎樣也要熬夜撐著寫明信片。 離珠穆朗瑪峰最近的距離-珠峰大本營的基地營地(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登山口,藏文名是「珠穆朗瑪峰」,海拔約5200公尺),過了檢查站,還有一個專供觀光客寄明信片的地方,珠峰的觀光門票含一張珠峰明信片,從這兒寄可以加蓋「西藏定日縣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戳章,連戳章加郵資一共是RMB$15元,是平地寄的七倍多,既然來了,大家還是掏錢寄囉。 最後的兩張照片,感謝本團Walter同學提供。珠峰營地,沒有任何固定式建築,只有許多帳棚,旅店和郵局自然也是帳棚,郵局早上11:00才開門,但我們10點就得離開營地,幸好旅行社總經理(剛好隨團,江湖上的稱號是李茂榮,李老大)神通廣大,去關說一下,就提早開「棚」讓我們這群早起的鳥兒順利寄了明信片。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2009-09-13

〔2009西藏〕公路風景-1

第一張是「5號車誓師」,唯一的男士就是我們這車的司機(大陸叫「師傅」,他姓錢,所以我們管他叫「錢師傅」,他是山東人,開車技術好又穩當。),那飄揚的五色彩旗是祈福「經繙」,請轉台看好友Kristen寫的經繙: http://blog.yam.com/kristen322/article/12774482 前二張照片,感謝本團Walter同學提供。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
寄件者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