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31

看電影:羅浮宮謎情(Ce que mes yeux ont vu)

電影-羅浮宮謎情-2
ps-IMG_1672

愛情的樣貎豈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

羅浮宮謎情(Ce que mes yeux ont vu

0530_看不見的世界更兇殘。參加作家鍾文音的「知音會」

IMG_1844 (Large)


「看不見的世界更兇殘。惡火熒惑,孤魂野鬼在他的床鋪跳舞。
死亡不僅是可能,且還是必須的……」

鍾文音一直是我喜愛的作家,她很少辦簽書/見面會,上回參加她的分享會是在2001年,她出「遠逝的芳香----我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高更紀行」在台大附近女書店時,距今剛好十年。她的書我幾乎都購齊了,但我得承認,我沒有全部讀完,喜歡旅行的我,一開始是看她的旅行書,像散文,像獨白詩;後來看她的小說「從今而後」,和其它幾本談感情的書,也觸動我某些情感的幽微處。近年的鍾文音「百年紀行三部曲」-豔歌行、短歌行,讀來沈重,放下數回無法讀完,也許時候未到。活動結束前,我把最近因找中東資料而重讀的「永遠的橄欖樹」一書,請她簽名。

今天的分享會很溫馨,有出版社的人在場,但不當主持人(少了么喝買書的那種怪氣氛,真好),因地點在台北市忠孝東路的「泰姬印度餐廳」,由害羞的老闆亞瑟蘭充當今天的主持人,並贊助了印度奶茶與和點心(一種奶味很稠的 綠色西米露),我想下回應該專程來品嚐一下這兒的印度菜,也有讀者帶了好吃的杏仁派來分享,大家也一一發言對文音的作品做了許多回饋和交談,其中除了我這種「少女老樣子」外,有幾個很年輕剛唸大學的「小朋友」來參加,其中一位還是專程從宜蘭來的,是文音在各校文藝營教過的學生,很開心看到年青人喜讀純文學。

最後文音把一路旅行所蒐集的幾十件美麗物品與大家分享和拍賣,我挑了土耳其石的銀戒和一個布包,一問之下,真巧,這兩樣東西都出自墨西哥,戒指來自塔斯可(Taxco),一個產銀的山城小鎮,布包是墨西哥傳統的手工繡,難道是暗示我下回該去南美洲玩了。

鍾文音的「知音會」---首次長篇小說「短歌行」創作分享及其他http://blog.chinatimes.com/wenin/archive/2010/05/02/496298.html

鍾文音的blog〔鍾文音之驚世花園〕

鍾文音談到家鄉雲林附近虎尾的建國一村、建國二村,眷村保留一事

IMG_1853 (Large)
IMG_1839 (Large)
IMG_1850 (Large)
IMG_2475 (Large)
ps-IMG_1843 (Large)
ps-IMG_2478

2010-05-30

0529_《愛在非洲 Love For Africa!》,認識非洲只到今天5/30

IMG_1780

這雖然是政府部門援助非洲的的成果展(2010外交部非洲週),但真是個難得認識很多非洲國家的好機會,現場除了靜態的背板型展覽,也有很多動態的活動,我看了非洲鼓的表演,聽了連加恩醫生的演講,這位年輕有想法的第一屆替代役男醫生,在非洲幾年做了很多很有意義的事,還有另一位環保志工邱聰俞先生在非洲做的「安全用水計畫」,也玩了現場非洲手工串珠DIY活動,喝了非洲咖啡,可惜我只是剛好路過進去閒逛,沒機會及早和朋友分享這個活動,不過今天還有很多表演的演講,大家把握機會去看看囉。

活動名稱:愛在非洲 Love For Africa!
主辦單位:外交部
展演館別: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園區東3
展演日期:2010-05-26 ~ 2010-05-30
展演時間:11:00 ~ 19:30

表演和演講資訊:


IMG_1765
IMG_1783
IMG_1795
IMG_1803
IMG_1804
IMG_1805
IMG_1816
IMG_1821

2010-05-27

0526_隨易弄個蔬菜羅宋湯

ps-IMG_1666


羅宋湯要弄番茄糊,要熬牛肉,太費工了,看了日本台節目教你怎麼快速切培根肉,又不會弄得占板油油的,就很想來動手,試試做個簡易蔬菜羅宋湯吧。

做菜的第一要則就是把手洗乾淨(很簡單,但很多人沒做到),第二要則就是不要把自己搞太累,番茄糊去超市買現成的用義大利麵醬(番茄口味),我一向喜歡吃起士,就選了「Prego三種起司義大利麵醬」,這種醬料加了很多義大利香料,不用再另外買一堆香料就夠香了,當然你也可選原味或蘑菇口味的。要熬牛肉,太費工,就用培根炒洋葱來代替湯底,我直接用湯鍋小火慢炒,炒到洋葱軟透就加水煮蔬菜,把胡蘿蔔、牛番茄、高麗菜、杏鮑菇(取代馬鈴薯,少了澱粉又有飽足感,怎樣,我有點小聰明吧)切小塊,然後丟丟丟,加義大利麵醬和鹽調味,中火煮到食材軟爛就完成了。可以單喝湯,也可沾法國麵包吃,或淋在白飯上當燴飯吃,或煮成義大利湯麵吃。隨興配個紅、白酒,就更完美了。

簡易蔬菜羅宋湯
材料:培根、洋葱、胡蘿蔔、牛番茄、高麗菜、杏鮑菇(取代馬鈴薯)。
調味:Prego三種起司義大利麵醬(番茄口味)、鹽巴、黑胡椒隨意。
說明:快速切培根肉,就是連外包裝袋一起切(看圖就明瞭)。以上份量隨自己高興加減,切碎的牛番茄分二次放,一份先放煮到軟爛,另一份起鍋前再放,可以吃到番茄的口感。

當然你也可以參考「搞工」的羅宋湯做法


ps-IMG_1667
ps-IMG_1674
ps-IMG_1675
ps-IMG_1670

0508_人行道咖啡館正盛行,看長輩們玩電腦

ps-IMG_1469

年輕人在街上或公園玩筆電,司空見慣,但看到這對長輩在玩筆電,且操作熟練很自在的樣子,不像是剛唸完電腦長青班剛畢業手忙腳亂的學員,可惜我的狗膽不大,不好意思去問長輩怎麼開始玩電腦的。這地點在愛國東路的cama咖啡店前的人行道,他們自備飲料,面對著咖啡店前的水池造景而坐,這兒行人稀少,雖是人行道,也像個公園,是個安適又有日光的戶上網咖啡店。


水叔正在寫「100篇咖啡館」系列文章,我想來寫幾篇「模糊咖啡館系」也蠻好玩。隨著筆電日益輕巧、續電力日強、行動上網普及各角落,「人行道咖啡館」或其它另類無以名之的咖啡館也許正悄悄盛行呢。

ps-IMG_1470

2010-05-24

0522_看「世界新聞攝影展2010」,展到5/30

ps-IMG_1553


週末想去看兩場攝影展,想說地點都在同一條捷運軸上,應該很順利吧,沒想到第一個(在台北當代藝術館那個)人龍排得老長,沒耐心的我,忙往第二個前進-「世界新聞攝影展2010」,其實還沒學攝影前就是每年必看的(好歹我也是本科系的,不能忘本),往年都在敦南誠品,今年在士林紙廠舊址,展場另有南藝大的建築模型展,看來很像電影場景呢
http://www.interbreedingfield.com/work/b2010_1.html

因為週日只展到6pm,建議沒法請假的上班族排在週六去看,黃昏近晚看看它打燈的樣態,看展兼外拍,蠻不錯的。本篇照片排法,照例把個人喜歡的放在前面(第一張是東京地鐵擠車婦女照,第二張是伊朗婦女的抗議選舉不公照),把現場和觀者結合(自己亂玩的)的放在中場,最後把伊朗女士抗議照和那場排長龍的攝影展外觀放一起,表達我也想抗議,人怎麼這麼多啦。

以新聞照片而論,我對照片背後無法拍到、不能拍到的東西更感興趣。這好像扯很遠,但比例上,這麼多西方觀點的照片,是否真能傳達新聞本身,或在地人的看法,存疑。

連看數年,新聞照片不意外地以戰爭/血腥抗爭居多,地點也都集中在中東、索馬利亞,坦白說,我對照片開始麻木,因為來看之前,我幾乎可以猜到我將看到的一張張照片的內容和構圖,我不是冷血,我對每個生命仍充滿不捨,只是自身無力做什麼的困苦,只能這樣觀看照片。

不意外地,世界和平之日,尚未到來。我們在同一個大氣層呼吸著,多希望我們享有的自由空氣能乘著風,多飄一些給我們(是的,是「我們」,不是你們)處於苦難中的朋友們。

ps-IMG_1552
ps-IMG_1525
ps-IMG_1575
ps-IMG_1604


ps-IMG_1512

2010-05-23

〔農村再生〕新竹南埔‧黃金水鄉,「熝湯粢」的好滋味

ps-IMG_2246

515日這天去參加「農村再生.南埔石爺祭」,吃完美味淳樸的客家菜,飽肚的大家該來動手動口運動一下了,好玩的活動「熝湯粢」比賽上場。「熝湯」是客語的熱湯,即水煮的意思;「粢」是客語的麻糬,即客家人的熱麻糬,或說是大顆甜湯圓,它冷熱其實都好吃,作法和揉湯圓一樣,將糯米粉加水,用力搓揉成麵糰,再分成小塊,像搓湯圓一般把它搓圓後,最重要的步驟來了,得先把它壓扁,然後還要用大姆指把它壓個小凹陷,這樣煮來省時快熟(真是早早就懂得節能減碳的聰明客家鄉親啊!),不過此時,我連想到的是小說「千江有水千江月」中,有段描述女主角家七夕做湯圓時,也會在湯圓上按個凹陷,好讓織女裝眼淚用的,非常浪漫的意象和情懷,我久久都不會忘記這段文字。

煮好的湯圓,最棒的吃法就是加上黑糖薑汁,我記得這是農忙的下午,農夫補充體力(糯米不易消化,耐飽)的好物,小時候我也曾幫媽媽把這個點心(有時是米苔目甜湯)送到田中給祖父母和來幫忙的農夫們吃,走在窄細的田埂,我緊跟著媽媽,深怕一不小心掉到田裡,被媽媽駡耽誤了送點心的時間。今天在會場同時還有米苔目甜湯和蕃薯,我把它們三合一,暑熱中來上一碗,視覺和味覺都非常消暑,現煮的美味更是不在話下。行前即被告知,請大家愛地球帶自己的碗筷來參加活動,果然今天一整天下來,村民加上訪客很多人同時參與活動,但不像以往廟會的活動,總是看到一大堆免洗碗筷的垃圾,我也有帶碗筷的,但看到村民為沒有帶碗筷的客人準備了公用的碗筷,還是老碗呢,我就忍不住拿來用,真想問村民可否和他們買這些老碗,但我想這也是他們的重要資產,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還是留在南埔鄉,讓未來的客人也能有機會老碗相遇吧。

大會將「熝湯粢」比賽分為達人組(很會做「熝湯粢」的南埔長輩們)、部落客組(愛玩的我們)、兒童組和青少年組,每組都有一名村民擔任指導老師,教大家怎麼做熝湯粢,幸好有他們的幫忙,不然這個比賽應該會弄到天黑都比不完。照片中有個老外是ICRTDJ,他們專程來採訪今天的活動,自然也參加了『熝湯粢』比賽,ICRT對客家文化的報導不少,我記得他們很早就有教老外講客語的小單元,在節目和節目之間播放。大家七手八腳地把湯圓搓完,很開心,很有成就感,我想,藉由這個活動,凝聚了鄉親的心,我們這群過客也和原來陌生的鄉親有了聯結,真是很有意義的活動。

ps-IMG_2374
ps-IMG_2381
ps-IMG_2382
ps-IMG_2390
ps-IMG_2393
ps-IMG_2424
ps-IMG_2413
ps-IMG_2405
ps-IMG_2397
ps-IMG_2417
ps-IMG_2425
ps-IMG_2429
ps-IMG_2437
ps-IMG_2247
ps-IMG_2422

〔農村再生〕新竹南埔‧黃金水鄉,過個橋走進桃花源

ps-IMG_2146


515日這天去參加了由水土保持局輔導的「農村再生試辦計畫」,來到位於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非常有意義的「南埔2010石爺祭暨水圳通水典禮」。行前我很納悶,我只去過北埔,那南埔在哪兒?原來南埔位於北埔鄉,車子一路往新竹開到了北埔,經由一座紅色的南埔大橋(又名「百分橋」)過了條溪就到了,今天的活動多樣而熱鬧,全村鄉親不論老少都來參與,一整天下來,雖然是陰天,雖然下午還開始下著雨,但南埔村給我的整體感覺卻是個很適合慢活、恬靜的客家村,任何人應該都會喜歡來這兒放空啊。也許有的朋友感覺雨天有些掃興,但我卻想著很感謝這活動呢,不然我應該不會自動自發地享受雨中散步,也無緣和雨霧中的鄉間美景相遇,更無法和一群可敬、可愛的南埔鄉親同樂。

南埔在地的文史工作者,也是我們今天的解說員麥欣嵐小姐說:南埔的水資源有限,鄉民常要爭水或休耕,村民向各單位奔走希望能找到解決的方法,最後才在「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的協助輔導下,展開水圳疏通大計,村民們決定休耕一年,最可佩的是,有四位加起來300歲的耆老村民自願躦入淤塞的圳溝內,將幾十年淤泥及堆高的石塊清出,就這樣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清澈水圳,人說「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南埔村民合力發揮自助人助的精神,在今日全球缺水,講求功利的社會,格外讓人敬佩。

我們跟著參與這次水圳疏通計畫的耆老村民之一蕭楨芳阿公,走在彎曲加上石板蓋的水圳步道,去拜訪比他更老的百歲老爺爺水車(初建於清道光25年,西元1845年),這水車做為灌概農田之用迄今已160餘年,最妙的是它是用竹筒做的,老祖宗就地取材的巧思,非常令人讚嘆,我望著清澈的流水、綠油油的稻田,想著如果稻穗金黃時能再來一次南埔,該有多好。蕭楨芳阿公也是木工達人,他細心為我們解說著土地公廟(客家人視土地公親如家中長輩,故又稱為「伯公廟」,)的重建過程和土地公廟的構造,小小的南埔村,卻處處有深深的學問。

對了,還要提一個我沒看過的民俗,在「南埔2010石爺祭暨水圳通水典禮」上,不見一般常用的大串鞭炮,看到的是三個大竹筒做的大炮,裡面裝著火藥,雖然它的效果不是太震撼,但很有古意,有誰在台灣的哪兒也看過呢?不妨來告訴我,分享一下。


pscut-IMG_2116
ps-IMG_2168
ps-IMG_2044
ps-IMG_2045
ps-IMG_2090
ps-IMG_2098
ps-IMG_2104
ps-IMG_2062

ps-IMG_2160
pscut-IMG_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