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6

20070826北投.靈泉山.普濟寺

瀑布的日文是「瀧」,北投溪共五個瀑布,第一個在北投公園內
普濟寺屋頂
普濟寺,圖左是「鐵真院」的徽紋,圖右是魚尾烏龜,象徵長壽及避邪之用
普濟寺,單簷的歇山式建築
普濟寺,六角亭內的「送子觀音」
4月時參加圓環文化工作室-北投巡禮,覺意猶未盡,剛好今天公司的社團活動也是北投古蹟導覽,當然要再去玩玩,這次帶小姪兒一同前往,姑姪二人度過美好的週末假期。

北投,又名「八頭」是原住民語「女巫」的意思,當時原住民和漢人尚不懂使用溫泉,覺得這個地底冒煙的地方很神秘,以為是女巫的住所,故命名之。後來明、清朝在此採集硫磺,接著日本殖民政府大量運用溫泉做保健、療養及保養之用,在北投設立了「陸軍療養院」(即陸軍八一八醫院現址),專供日本皇軍使用,進而促進北投的發展,在此蓋公路,興鐵路(淡水線)。

上回訪北投.靈泉山.普濟寺只顧忙著拍照,沒有好好聽解說,這回再訪,一定要好好讀它。從普濟寺的簡介中瞭解,這是目前台灣僅存最古老的日式真言宗寺院,其完工於日治時期大正五年(1916),由當時北投第一家溫泉旅店「天狗庵」(1896年)的業主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協洽日本鐵道部官員村上彰一發起籌建,完工後命名為「鐵真院」,不言而喻,「鐵」是鐵道的意思,當時北投有眾多鐵道工人在附近工作和生活,鐵真院是他們的信仰寄託所在,「真」是指佛教的一派「真言宗」;如今寺內仍保有村上彰一的紀念碑(1934年),碑文略述村上彰一畢生對台灣鐵道的貢獻,及對北投建設與開發的事蹟,北投的溫泉管路與新北投線的鐵道,都是由村上彰一等策畫建設完成的。

台灣光復後,「鐵真院」更名為「普濟寺」,沿北投溫泉博物館後方的溫泉路一直往上坡走,會先看到當代草聖于右任先生的題字「普濟寺」的大石碑(1963年),導覽老師要我們注意,上普濟寺的石階其梯高都很矮,這是讓來朝拜的老人和穿和服的女子易於上下;其每隔三個階梯就會有一個階梯面較寬,以便老人家上下時,不用一口氣走到頂,可隨時稍做休息,是很貼心週全的設計。

普濟寺的建築相當簡潔,鐘形窗是其一大特色,單簷的歇山式建築(屋頂下沿再加一層小屋簷,形成一入口的玄關),沒有重簷三進,因此面寬比一般佛寺小,整體成正方形為高級檜木建造;導覽老師要我們舉頭特別注意其屋簷兩側,各設置一象徵長壽及避邪用的魚尾烏龜;接著老師再帶大家往寺院左旁小徑而上,這高度剛好可以盡觀整個普濟寺的屋頂(上次沒走到這條小徑),屋脊最高的兩端可以看到大屋瓦上有「鐵真院」的徽紋,這是日本奈良、江戶時代的建築特色,去過日本的朋友,應該也常看見這樣的建築風格。普濟寺雖經多次修建,但仍保有近百年前的風格,所以於1998年列為「市定古蹟」。

寺中主要供奉「湯守觀音」,「湯」是日語的溫泉,意即溫泉守護觀音。左方涼亭內另恭奉有日本的「子安菩薩」(地藏王菩薩的分身之一),此石佛左手抱嬰兒,右手持禪杖,背部刻有「正心妙覺」大字,是台灣神像中少見形式,若沒有先聽解說,很容易會聯想到聖母瑪利亞和耶穌吧,我想。本地人稱其為「送子觀音」,聽說求子嗣和求子女平安很靈驗。石佛前有一老樟樹,其樹形中段隆起,像懷孕的婦人,想求子的婦人也會順道拜樹,聽說有加分的效果。訪普濟寺,請大家務必遵守寺規,其寺外可拍照,內部歡迎參拜但不能拍照喔。

坦白說,我不愛台灣一般寺廟的建築,色彩絢麗得讓人心慌,我極偏愛這樣仿漢、唐風格的寺廟建築,樸素莊嚴沈靜,用色僅黑、白、灰和黃,但更能展現寺院建築之美。另,從寺廟可以知道日人受漢、唐文化的影響極深遠,建築如此,宗教、文化…亦然。

離開普濟寺,回到溫泉路,可看到對面圍牆內有日治時期的台灣銀行三棟宿舍,皆已毀敗不堪,無人居住,這麼美的日式建築和前庭,沿著北投溪而建,如果能修復該有多好。

今天要謝謝台北市文建會的志工,古蹟解說員鄒優楊老師(現任教於桃源國中),謝謝他言簡意深,多方引導式的解說,連即將升小二的小姪兒都聽得津津有味。

北投相關資訊:http://peitoumuseum.culture.gov.tw/z1.htm
延伸閱讀:http://ok.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29.html
今天拍的照片:http://www.flickr.com/photos/franceschiu/sets/72157601789652356/

2007-08-23

〔古蹟導覽〕基隆劉銘傳隧道和獅球嶺砲台

水瓶子要去英國玩耍,這次由我來協助辦活動,自己辦自己貼,大家快來報名喔。

以下摘自圓環文化工作室活動網頁
http://ok.writers.idv.tw/2007/08/blog-post_22.html

《第十次導覽報名》探索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基隆劉銘傳隧道和獅球嶺砲台

台灣第一座鐵路專用的隧道在哪裡?百年前基隆各砲台中最重要的一座砲台又在哪裡?這次我們要一起坐火車去探訪基隆劉銘傳隧道和獅球嶺砲台,瞭解台灣鐵路的興建史和其重要的歷史意義,並登高一同賞遊基隆港全區迷人的秋景。

◎集合時間:2007/9/15(六) 13:00
◎集合地點:台北火車站北二門,請勿遲到喔
◎特別說明:請大家在13:00前自行買好火車票,再到集合點集合。買火車票【區間車2166車次】13:19台北->14:05基隆,行駛約46分鐘,車資$43元
◎參加人數:35人
◎導覽老師:
葉言都老師(歷史學專家)
葉老師畢業於台大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現在任教於世新大學,中國時報旅行社顧問,也是台大歷史研究所年齡最大的博士研究生,有多年研究中國歷史、採訪新聞、寫作、在國內外登山與赴大陸出差、旅遊的經驗,也是國內知名的科幻小說作家。由葉老師帶路導覽,必將是一次充滿了歷史、考古、新聞與科幻的旅程,讓您難以忘懷。
◎活動路線
13:00-第一集合點:台北火車站北二門
13:19-14:05 搭火車【區間車2166車次】13:19 台北->14:05基隆
14:05-14:15第二集合點:基隆火車站(自行開車的朋友,請在此與我們會合)
14:15-15:00走路至劉銘傳隧道
15:00-16:00參觀劉銘傳隧道,約1小時
16:00-16:50走路到獅球嶺砲台,此段路是石階上坡
16:50-17:40參觀獅球嶺砲台,約50分鐘
17:40-18:30下山至基隆廟口
18:30-活動結束,請自行到基隆廟口晚餐,自行返家
(會發給大家一份當晚基隆->台北的火車時刻表供參考)
◎活動簡介
劉銘傳隧道
地址:基隆市安樂區鶯歌里八德路81號
劉銘傳隧道位於基隆市,又名獅球嶺隧道,為三級古蹟,全長約235公尺,是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歷史意義深厚。近年整修妥善,但只有週末開放,是關心台灣歷史古蹟者必到之處。劉銘傳隧道主要的工匠多係徵調兵工,另又聘請了數位英、德工程師為顧問,根據當時的文獻記載,因為地層土質複雜,北段為堅硬的岩石,南段為潮濕的軟土,開鑿極為困難;該隧道雖然埋身在林蔭樹叢間,但卻是在台灣鐵路興築史上,有著其重要的意義。
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03854.html

獅球嶺砲台
獅球嶺砲台雄據基隆港口底部,是基港諸砲台中最重要的一座。中法戰爭時曾失陷,其中尚有防禦政策的見仁見智之爭。登臨此地,基隆港口全在腳下,展望極佳。獅球嶺砲台為市定古蹟,興建於清光緒十年,當時因安南問題,法軍進犯台灣,為了加強鞏固海防,因而在基隆地區設立了幾處砲台,而為於基隆港南方的獅球嶺,因其高度為基隆諸砲台中較高者,視野良好,故必能有效控制全港。砲台主要的結構建材為山岩,雖歷經百餘年,其構造仍然堅固異常,為清末小型砲台僅存的代表,其本身所擁有的歷史價值非凡,且因其居高臨下之利,登高山頂,基隆港全區的景色盡收眼底。
http://tour.klcg.gov.tw/b/b01_01.asp?sid=4&id=26

◎注意事項:
因行程多為階梯,請大家穿球鞋或運動涼鞋為宜。
夏日炎炎,請大家帶足夠的飲用水和做好各項防曬措施,另請帶雨具(雨傘或輕便雨衣皆可)、手電筒。
◎報名方式:同以往一律用 email 報名,請 email 到 ok@writers.idv.tw 寫上參加人數,並請留下行動電話號碼,我們會再發簡訊提醒當日活動,若有任何更改也方便聯繫。

2007-08-04

中東團同學會@金瓜石.利未莊園

係金ㄟ, 奇異果連皮吃才最營養
Tony 賢伉儷的利未莊園,有山景的下午茶
好友~好酒~好菜,夫復何求
雞豆沙拉,佐金瓜石地圖
白雲冉冉,山景和玻璃桌上的倒影,相映成趣
最近也迷上拍有GPS標示的路標
從無耳茶壺山往下望,海天相連,忘卻煩憂
無耳茶壺山的山頂,的確有些像茶壺頂
無耳茶壺山,準備攻頂

很多年前了,一個盍各言爾志的聊天趴,座中不少朋友說,如果有錢,最想去山上買塊地蓋個別墅,養養山林,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云云。我說,我都沒這麼想過吔,我的願望比較小,我只想多認識幾個像你們這樣有大抱負的朋友,你們出遠門不在家時,我去幫你們看家,不多,一人給我個五天,我一整年假期就排滿了。哈!樂翻了,我的想法是不是有點賊啊。我也肖想過,哪天要是中了樂透,除了留點兒養老金,豪宅名車一個都不想買,我只想要去住世界百大飯店,住個夠玩個夠,今朝有酒今朝醉才是王道啊。

今天又是本人夢想實現的一天,此行中東團的團友Tony 在金瓜石開民宿,二話不說,中東團第一次同學會就在他家舉辦,猶記上回遊金瓜石已是十年前的某個冬日,走在廢棄的礦坑和頹圮的黃金神社,加上滿山芒草,很喜歡那兒特有的滄涼美,和一山之隔的九份差很多,很多朋友去過九份後都敗興而歸,我都勸他們不妨去金瓜石走走。

今天上Tony 家,除了吃喝,更像是來上課的,Tony 賢伉儷先放 PowerPoint 幫大家上一堂金瓜石的歷史課和地質課,再示範有機餐的作法和吃法。以奇異果最好連皮吃才有營養做開場,我還是第一次這樣吃奇異果,原來奇異果的皮還不錯吃,不怪不苦不澀,有些像甘草醃芭樂的滋味;然後是以營養豐富的雞豆為主的沙拉;接著是全麥餅皮包嚴選海苔和多種生菜,佐以利未莊園自製的沙拉醬,這餅皮勾起大家在中東吃了十多天的中東大餅的美妙回憶;接著以有機豆漿煮南瓜湯為 ending,本來今天要以素食為主,但我們這些“俗人”還是自帶了肉食,和在黎巴嫩.貝卡山谷買的頂極紅酒上山,沒辦法,無肉無酒不歡啊!

第五堂是體育課,Tony 就近帶大家去爬無耳茶壺山,這段路車子幾乎已可開到山頂,路小又彎,路標清楚但並不好開,若時間充裕應以健行上山為宜。一路有幾個涼亭供休息,可看山看海,景色相當怡人,登頂的最後一小段路,需要靠繩索輔助才能上去,但只要膽大並不困難,我那天不知道有爬山這堂課,因機會難得,我穿了夾腳涼鞋也給它拼上去,不過建議大家以後要記得穿球鞋來爬,更盡興些。

上了這麼多堂課,大家別以為Tony 賢伉儷是嚴肅的民宿主人,Tony 之前從事多年飛安工作,二人遊遍五湖四海,兼興趣廣泛,天開地闊什麼都可聊,有空大家不妨上金瓜石的利未莊園來找他們,記得先訂位喔。

今天謝謝Tony 賢伉儷熱情的款待,謝謝團友們帶來的紅酒和美食。也謝謝老天給的大晴天(台北正下大雨呢),讓今天的金瓜石金光閃閃。金瓜石因為山形像南瓜而得名,匆匆一別這個美麗的南瓜,回到台北,還真的有如剛經歷了一場美麗夢境。

Tony賢伉儷的利未莊園
http://www.levitevillage.net/

金瓜石文史介紹(利未莊園編)
http://www.levitevillage.net/history.htm

〔看照片〕Tony家(點右方 View as slideshow 可看大圖)
http://www.flickr.com/photos/franceschiu/sets/72157601213591347/

〔看照片〕Tony帶大家爬茶壺山
http://www.flickr.com/photos/franceschiu/sets/721576012102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