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9

〔0918世界古蹟日-4〕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禮拜堂,將最好的獻給上帝

ps-IMG_1639


↑哥德式的尖塔,塔樓,今天是世界古蹟日,所以多了門口的兩個綠傘給工作人員做接待用,但個人覺得這樣其實破壞了教堂的整體美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落成於日治時期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週六、日要做禮拜,所以無法對外開放,平常內部只有週二~五白天可以拜訪,不是教徒的我,經過這座仿哥德式的教堂數千回了,很喜歡它綠意盎然的庭園和大樹,但居然都沒有進去過,這回一定要趁一年一度的世界古蹟日去拜訪,看來愛古蹟、愛拍照的朋友總是會巧遇,今天在這兒巧遇林口來的凱文。因著旅行在國外看了不少宏偉美麗的古老教堂,台灣的教堂,反倒很少去造訪,可能和很怕被被熱心的教徒拉進去聽經有關,我一向不擅應對這樣的事。

先請出維基的濟南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資料來說明教堂近百歲的身世,特別請大家參看維基上面的第一張照片,教堂大門關上的樣子(因當天教堂開放,我當然無法拍到),教會的簡介上說,這大門的拱圈設計是個重要的建築語言,多層退凹的邊框,強化大門深遠的印象,我先自己亂拍,再把簡介上提到建築語言,一一對照建物再拍一次,當作複習哥德式教堂建築的功課。

若大家也想來拜訪,請注意教堂開放時間:每週二~五上午1000~下午200為止(午間不休息),若教會有其他活動時,則不對外開放,團體參觀需事先預約,有專人做導覽。

ps-IMG_1676
↑教堂建築的簡介,一一說明教堂各部份如何應用哥德式的建築語言
ps-IMG_1648
↑這樣看得到大門「多層退凹的邊框」,台北國語禮拜堂
pscut-IMG_1646
↑教堂門楣上的四葉飾,分別代表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四本福音書
ps-IMG_1711
↑非常特別的石雕百葉窗,讓整個立面看來更和諧、豐富,但它其實不具通風的功能
ps-IMG_1710
↑用清水磚刻意造成的紅磚裸露,由唭哩岸石搭配的丁掛外表。
ps-IMG_1645
↑由石頭打造砌成的,尖拱與圓拱窗,非常雅致細膩,令人一看再看
ps-IMG_1640
↑教堂大門上方有兩根小尖塔,和整座哥德式教堂及後方的尖頂、十字架相互呼應
psbw-IMG_1644
↑窗的線條
ps-IMG_1667 
↑內部採鋼骨挑高骨架,將木樑架在鋼骨衍架上
ps-IMG_1682
↑講台上方「焚而不燬」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精神標誌,引自聖經中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篇章
ps-IMG_1672
↑從教堂的講台往外拍
ps-IMG_1702
pscut-IMG_1687
↑這五個圓圈代表聖經中的「五餅二魚」
ps2-IMG_1717
↑用PS亂調,想把原來的單色玻璃窗調成彩繪玻璃
ps-IMG_1720
↑教堂後方有棟看來是宿舍的房子,其上的徽飾很有皇室氣息,不知代表什麼
ps-IMG_1677

2010-09-27

0925_看沈昭良STAGE攝影展

ps-IMG_2730


沈昭良STAGE攝影展
ps-IMG_2725
ps-IMG_2736
ps-IMG_2739
ps-IMG_2743

0925_看《Woo!芭比》舞劇排練

ps-IMG_2653



「無聲的查某人也有一處嬉華的港口,胭脂下的青春、美好的身體、暗藏反動的慾望…超現實視覺系編舞家何曉玫創團作,一支在觀看別人中,看見自己的舞蹈。」

臨時決定跟著海豚飛去看《Woo!芭比》舞劇排練,所以只有帶小DC,這樣反而更能專心欣賞舞劇。我對現代舞認識粗淺,只覺《Woo!芭比》實驗性強,主題明確,舞者又是一時之選,既使今天不是看 正式演出,已經覺得每一個畫面都是精緻構圖的「藝術品」,怎麼拍都美, 想傳達的意念極強烈,心中會一直哇!哇!哇!拿到DM,坦白說第一個注意到的是「攝影:劉振祥」(算是一種「職業病」嗎?),他是知名的劇照家,我之前就很喜歡的他的作品,也去聽過他的演講,此劇能請到他拍劇照,真是為舞團高興。

2010舞蹈秋天 Meimage Dance 玫舞擊《Woo! 芭比》舞劇的簡介
作者:編舞家何曉玫於2010年成立自己的舞團「Meimage Dance
演出時間:10/15-16 Fri.-Sat.19:30
演出地點:實驗劇場


ps-IMG_2628
ps-IMG_2631

ps-IMG_2624
ps-IMG_2654
ps-IMG_2673
ps-IMG_2674
ps-IMG_2689
ps-IMG_2706
ps-IMG_2715
ps-woo芭比-1
↑圖片來源:《Woo!芭比》DM
ps-woo芭比-2
↑圖片來源:《Woo!芭比》DM

2010-09-26

〔2008波斯(伊朗)行〕紀念品篇

ps-IMG_1882

朋友9/25要和黃建忠老師去伊朗,行前我們聊到伊朗團的確“長輩”會偏多,因為他們歐美非都去了幾百回,遊到沒地方去,才會想到去伊朗,我當年的室友是一位七十多的阿媽,前網球國手,且現在還在打銀髮組,所以身體比我好,每天早睡早起,吃得比我多,走路比我快。

朋友問我伊朗可買的紀念品和寄明信片一事,趁此把以往沒寫的資料補一下。伊朗國非常封閉和嚴肅(幸好人民倒是非常熱情,一直找你合照,請你吃東西),不像突尼西亞那麼觀光化,到處都有賣明信片,建議入住任一間旅店就開始找它內部的商店,可順便買到郵票,寫好貼好,最後一天在德黑蘭請當地導遊或飯店櫃台代寄即可(伊朗是台灣的五十倍大,最好在首都寄,比較快到台灣),店中也有賣成組的紀念郵票,很有地方特色,我也買了留念。要貼多少郵資?可問店員,他們不會騙人,去年黃老師寄給我的明信片貼了2$500 Ris.(伊朗幣里爾)的郵票,近幾年要去伊朗的朋友,可參考這樣的郵資。

伊朗團體行的行程緊湊(試想像15天走完好幾個台灣),通常沒有時間購物,若要購物,建議可在伊斯法罕廣場下手,最多中東味的紀念品好買,舉凡地毯、磁盤、水煙瓶、彩繪盒子...等,東西精緻多樣可殺價,但這個點太重要太美,我專心看景點都看不完、拍不完,忍痛放棄購物。

若想要買些伊朗小紀念品給親朋好友,建議可買波斯地毯布紋的手機包和滑鼠墊,在往返巴勒維皇宮的路上會去一家小百貨公司,或地毯博物館都可買得到,一個大約35美元,我買一堆送親朋好友和同事,質優好帶又有特色。

我一向喜歡海洋,在伊朗水晶玻璃博物館內,我看到這些陶磁掛飾,就通通包了,由左至右,有馬蹄鐵、月亮、小魚、星星和船錨,上面串珠上還有中東國家常見的避邪藍眼和阿拉伯文,若你也喜歡這類紀念品的話,下手要快,很多都只有一件,後到的團友就沒有買到(笑~),伊朗不講究包裝,要買這些易碎品,最好自備泡棉包緊,免得回家東西碎了,心也碎了。

最後這個石膏板紀念品對我來說最有紀念價值,在比索頓(BISOTUN)石刻的售票口買,越大的越貴,也是東西不多不好殺,很多都只有一件,下手要快,我忘了價錢,好像大的約20美元,小的約10美元。

以下資料摘自世界文化遺產網站:比索頓(BISOTUN)石刻,B.C.521所建的碑銘,現存唯一具體記述大流士Darius the Great)大帝建造帝國的史料,也是該王朝首次採用楔形文字作為碑銘,於200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伊朗國旗也是一件很棒的紀念品,我另寫了專文: 
http://dearfrances.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9565.html

另,伊朗當地女生的頭巾在其它的大市集有賣,不妨買一個做紀念,但我忘了買。
ps-IMG_1878

↑波斯地毯布紋的手機包和滑鼠墊
ps-IMG_1881

↑在伊朗水晶玻璃博物館內,我看到這些陶磁掛飾,就通通包了
ps-IMG_1875

↑這些仿古蹟石膏板紀念品,對我來說最有紀念價值,在比索頓(BISOTUN)石刻的售票口買

2010-09-23

〔0918世界古蹟日-3〕日治時期「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金山南路散步

ps-IMG_1462 (Large)

↑到日治時期的老房舍總會憶起電影中的畫面,就隨興把這張照片處理成這樣

世界古蹟日http://www.2010historic.com.tw/template/open.aspx)這天,也是「凡那比」颱風即將來臨的前一天,時晴時雨,會淋些雨,但很適合拍照,散步也許。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位於台北市大安區錦安里金山南路二段203巷(近師大麗水街、捷運古亭站4號出口)。懶得打字,開始從網路貼文給大家看一下它的基本資料:它是日治時期總督府植產部山林課「營林共濟組合」購置之員工宿舍,光復後由台灣省農林處林務局接收,沿續作為員工宿舍繼續使用,現隸屬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所有。

平日每每路經師大,只能伸長脖子看它的屋頂,想像安靜的院落、植物的香氣,今天是世界古蹟日,所以內部開放半天,眼見有的房舍破敗不堪,即將整修;有的保存還算完整,好像拜訪一戶沒有主人的家園,但可以放心地東看西摸,今天且有人在此導覽解說,很高興看到不少年輕人到訪,也有父母帶小小朋友來的;也有附近鄰居來看看,說原來這兒有一群朋友為保存老房舍、老樹在奔走。在現場得到訊息,想參訪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的,可向大安區台灣油杉社區發展協會http://www.hometown.org.tw/blog/hayata申請(連絡周秀蓮小姐,即今天的導覽老師),10人以上即可安排內部參觀和導覽,所以錯過今日的,也許等明年一年一度的古蹟日再來拜訪,或於上班日糾團前往這些地點囉。

台灣油杉社區發展協會的網頁寫著〔老樹及老房子的由來〕:
本區日式宿舍群,是由此地居民為捍衛自身生活環境,保護社區內的老樹及老房子,透過學術團體及民意代表多方奔走才得以保留,這些房舍的存在,是社區參與公共議題的成功典範,也開啟我們對過去的認識,也出現更多值得繼續研究的課題,這些保留下來的日式建築,不僅見證了台灣的歷史,而成為台灣歷史的一部分,更是社區珍貴的人文與自然遺產,未來更期望能藉由社區居民的參與,達成推動本區日式宿舍之修復及再利用等永續發展的目標。

歷史沿革:金山南路二段203巷日式宿舍建築群,興建於日本殖民時期的大正時期末葉,為殖產局山林課「營林共濟組合」興建供員工居住之宿舍。「營林共濟組合」隸屬於臺灣總督府第二殖產局營林所山林課管理,負責台北、新竹及花蓮的林業事務。

金山南路二段203巷日式宿舍座落於日治時期的錦町133番地,錦町位於台北的東南方,根據1914年與1932年兩個時期的比較,日人向南發展的原因,主要是基於殖民城市營造的空間隔離原則,區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在城市中的居住與生活區;而既有的台北城內與城西,是已經建成的市區,尤其城西艋舺、大稻埕一帶,是本島人聚居的城鎮聚落,密度又高,殖民者將台北城市的發展方向選擇向東、北、南。首先,在南門城外興建樟腦工廠帶來日人聚集,接著因第一中學及建功神社的興建,日人市街範圍開始向南擴張,又設專賣局帶來大量居民,緊臨南門城外開始建築大量供官員居住的官舍、教職員宿舍和眷屬宿舍,金山南路日式宿舍也在此時建造。
更多照片

一堆網友拍過的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
ps-IMG_1561
ps-IMG_1474

ps-IMG_1478


ps-IMG_1490

ps-IMG_1415
ps-IMG_1417
ps-IMG_1423
ps-IMG_1425
ps-IMG_1440
↑天公伯的禮物,儲存的雨水可澆花、洗塵
ps-IMG_1443

ps-IMG_1459
ps-IMG_1401
ps-IMG_1541
ps-IMG_1555
ps-IMG_1509
ps-IMG_1532
↑好大好美的香椿樹
ps-IMG_1550
ps-IMG_1529
ps-IMG_1519
ps-IMG_1520
ps-IMG_1517
↑柚子樹
ps-IMG_1488
↑這張我故意上下錯置,不知為何,就是覺得該這樣看
pscut-IMG_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