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0

〔2011中南印〕別怕!我hold住了!

ps-IMG_5880
瑪哈巴利普蘭古蹟群(Group of 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UNESCO 1984)是面積很大的印度教石刻古蹟群,走完天色已近黃昏,大家都極疲累,沒想到有個快樂的ending等著我們,往出口處突然看到這個巨型風動石(我不知學名,姑且稱之),團員們馬上恢復活力,個個跑上小山丘,和大石拍了許多搞笑照。印度人稱它「黑天的奶油球Krishnas Butter Ball」,它好像是即將滾下來的大石塊,但其實紋風不動呢。

「黑天」是誰?
克里希納(Krishnas,梵語意為黑色)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神(Vishnu保護之神)的第8個化身,每次下凡都是為了除暴安良,是印度教中非常受人尊崇的神。據說黑天孩提時很喜愛各種奶製品,所以日後在黑天的生辰,信仰印度教的人會吃各種牛奶製品過節。黑天不是神嗎,怎麼會有人類的成長過程?黑天長大後的形像是個吹著牧笛的大帥哥,且和凡間女子有一段極淒美的愛情故事。印度神話和希臘神話,是不是有些類似?黑天的故事一長串,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挖東找西,會更有樂趣喔。
pscut-IMG_5895

ps-南印古畫吸鐵-黑天
↑在孟買博物館買的印度古畫吸鐵:「大黑天」,你只要看到一個藍色身體,吹著或配著牧笛的神便是祂了。因為古印度人相信藍色有降魔的力量,故把祂描繪成藍色;祂本來是凡人,長大後的形像是個吹著牧笛的大帥哥,和凡間女子有一段極淒美的愛情故事,後來才變為神,祂每次下凡都是為了除暴安良,是印度教中非常受人尊崇的神。

2012-06-17

今天去故宮和貓咪約會

ps-IMG_6962

今天去故宮和貓咪約會,突然好想養隻小肥貓。
故宮圖說:「畫中貓兒好奇的仰望頭頂插著牡丹花的懸吊銅壺,好像正在打算要跳上去看個明白。」
@台北故宮.宣德宸翰—明宣宗書畫展,由邱建一老師導覽。
筆記:
中國的帝王,有幾個書法寫得很好,但會畫畫的不多,書畫具佳的,只有明宣宗。
宸翰=皇帝御筆。帝王的墨蹟,詞語分開解釋:宸是屋宇,深邃的房屋。北極星所在,後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為王位、帝王的代稱,如:宸極、宸居。翰是長而堅硬的羽毛,如:理翩振翰;借指毛筆和文字、書信等,如:翰苑。翰墨。
限展文物
ps-IMG_6961

2012-06-15

〔2012內蒙古〕從內蒙古寄給自己的明信片

ps-明信片-內蒙1正面

寄給自己的明信片:內蒙古最後的女酋長《酋長瑪利亞索和馴鹿》,請看專文http://travelers.tw/blog/12/1722

內蒙很多地方還沒有觀光化(對我個人而言其實是件好事),很難找到賣明信片的店,各景點、飯店都問了,好不容易在根河賓館附近賣鹿皮、鹿茸的店才買到,式樣不多,就兩套,一套15RMB$30,得成套買,幸好頗精美。當地郵局只有市中心一、二家受理交寄到台灣的明信片,其它的郵局一口回絕我不能寄到「外地」,他們的服務水平還不到位,也不會變通說:可以幫我轉給可寄到外地的郵局。最後我只好請導遊幫我寄,幸好有到。

我們本該5/21回台,因遇到強風延到5/23回台,我還笑說該不會明信片比我們早到台灣吧,導遊很正經地回我:不會,因為我還没空寄,放心,等忙完我再去郵局。我當然知道他們正忙著幫我們重喬機位,我只是苦中作樂和他亂聊罷了。看了郵戳是5/31寄的,「國際」的左邊那隻像多腳獸的符號是滿文喔,很特別。
ps-明信片-內蒙1背面

2012-06-11

看記錄片《阿希克:最後的吟遊》

ps-IMG_6944

我很喜歡中東、中亞的音樂,幾個音符,幾重鼓聲,就可以把你帶到遠方,這些音樂有的很歡樂,有的很哀傷,總讓人想多瞭解些。今天去看記錄片「阿希克:最後的吟遊」,這是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政治大學中東與伊斯蘭研究中心、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創意星球旅遊玩家俱樂部合辦的「認識伊斯蘭」電影讀書會http://travelers.tw/blog/12/1685的其中一場,說來緣份具足,原來我買過這部片的導演劉湘晨的書「天之搖籃」,看完記錄片才想到是同一人。這部記錄片台灣沒有發行,主辦單位經劉導演特別授權才得以放映,實屬難得,也期待它未來能在台灣發行,讓更多人感受這動人的樂音和背後珍貴的精神。「台北清真寺」DV則是現場的贈閱品,台北清真寺的朋友也在瑒告訴大家,其實清真寺不神秘,只要預約,歡迎大家參訪,一同瞭解伊斯蘭文化。記錄一下片中的維吾爾族吟遊詩人的詩作和介紹:
「世上再難找到像我這樣的流浪漢,再沒人像我這樣面容憔悴,孱弱可憐。我的身軀被愁悶大軍踐踏變成了塵土,淹沒世界的洪災又將其匯入泥流之間。」 (麥赫尊)《拉克木卡姆.穆斯台札特》

「天色已晚,照亮我黑夜的明燈尚未來臨,憂愁之火像焚燒燈蛾一樣焚燒著牝的生命。」 (納瓦依)《恰爾朶木木卡姆.穆斯台札特》
生活在被高山峻嶺、戈壁沙灘所包繞的綠洲上的維吾爾人對人類的悲劇意識有著切身的體驗,他們常常通過歌聲哀唉命運的乖蹇、人間的不平,訴說心中的悲痛。伊斯蘭教中的蘇菲教派認為人今生全屬虛幻,受苦受難,理所應當,只有來世才充滿希望。“十二木卡姆”所選唱詞的一些作者,有的本身就是蘇菲派的信徒,也有的深受蘇菲派教義的影響,在他們的詩作中就更能見到為數不少的哀歎命運的段落。
資料來源:

2012-06-08

謝謝好友Maggie寄自羅馬的明信片

ps-IMG_6930

謝謝好友Maggie寄自羅馬的明信片,一直很愛西班牙廣場,可能受電影《羅馬假期》的影響,當年沒空買紀念品,後來在誠品買到一幅小畫(圖下),自此它就掛在我房間正中央,沒換過。
ps-明信片-maggie西班牙廣場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