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4

宜蘭五結:戀戀風情,利澤簡老街享受片刻過往時光

ps-IMG_1326
↑這位騎鐵馬的阿伯,您真是大好人,這時入鏡,再好不過。(感謝在心)

聽到逛老街,腦中不由浮起人多吵雜,販賣物品大同小異的所謂「老街」刻板印象,既感嘆老街的不存在,又擔心當地朋友的生計,然而來到宜蘭利澤簡老街,卻有另一番驚喜,原來這兒還沒有成為觀光化的老街,一進路口就撞見一棟典雅的日治時期兩層樓建築,現為利生醫院(縣定古蹟),因為仍在營業且有人居住,我們只能從外觀欣賞,為我們導覽的「利澤簡文教促進會」林文明先生拿起一張黑白老照片,對照當年的街景,非常有趣。

利澤原名「利澤簡」,地名源自平埔族噶瑪蘭人利澤簡(Hedecanan)社,意指「休息之地」。利澤簡位於冬山河下游,水路上通冬山鄉,下接冬山河口的加禮宛港,而成為宜蘭溪南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也造就了利澤簡的商業繁榮。黑白老照片正呈現出這兒原來有著河道,是此地交通樞紐的景象,對街的「利澤戲院」早已不再營業,但見圓栱形售票口,彷彿滄桑的眼眸,見證當年這市街的繁華喧囂。

和利生醫院同一邊,新舊樓房間還夾雜著零星的傳統閩南式亭仔腳(騎樓)建築,其中一棟想是日本大正時期巴洛克建築風格的老房子,可惜毀壞得只剩立面,對門鄰居阿姨看我東張西望,特地從屋裡走出來和我聊到,這原來是間布店云云,這就是小鎮特有的人情味,我對老街,戀著的就是這一味,我們萍水相逢,不用客套彼此,就是能聊上天。

對街過來則有棟如公寓般的教堂,百年前,馬偕博士在宜蘭的平埔族36社中設立了34間教會,這教堂雖不是當年的老教堂,但也訴說了基督福音傳入了蘭陽平原的歷史。教堂對面則是利澤簡另一重要信仰中心,永安宮媽祖廟(創建於清道光6年,1826),這媽祖可是從唐山直接過來的,不是台灣其它鄉鎮媽祖的分靈,其內供奉的媽祖神像已有三百年,目前正在整修,相信下回來探訪,必能看到更多古物。遙想台灣這片廣納移民的土地,先民在黑水溝的命運如浮葉,信仰是心靈唯一重要的依賴。

民以食為天,食物常是老街較容易倖存的,尤其是餅店,儘管不斷有新奇的美食取代了古早味,但為婚禮、慶典或酬神,傳統不敢偏廢,我想「何鼎順百年老餅舖」也就因此留存下來,此店以「菜餅」(金桔口味,菜是素食的意思)聞名,吃著一個個溫熱剛出爐的手工菜餅和鳳梨酥,心也溫實了起來。

本文為參加「五結Yummy芽米金色旅遊試遊團-新農村文化之旅」體驗文。

部份資料引自宜蘭旅遊網(http://www.lanyangnet.com.tw/ilpoint/wj03/:利澤簡位於冬山河下游,至今利澤老街已被現代的建築物取代,但仍可找到一些部份古早老街的遺蹟,像是利生醫院一直是利澤簡老街的地標,為最早的西式建築,創建於西元1920年,原為利澤簡信用組合,之後曾作為輕便車站、五結鄉農會,現為利生醫院。

延伸閱讀: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73) [宜蘭五結] .利澤簡老街

ps-IMG_1298

ps-IMG_1325

ps-IMG_1246
「利澤戲院」早已不再營業,但見圓栱形售票口
ps-IMG_1323

ps-IMG_1312
↑教堂不大,仍有三位一體的形制(三個尖塔型窗)
ps-IMG_1274

ps-IMG_1272

ps-IMG_1305

ps-IMG_1295

ps-IMG_1296

ps-IMG_1316
木馬正把小鞭炮丟向一籃大鞭炮, 風大不容易準投, 好擔心, 鞭炮會不請自來到大家頭上 (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