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8

老里長憶往。讓市區規劃在古蹟中散步《走訪台北四四南村拍照懷舊》

寫真說明:晴天時,我在公車上拍的這些熱情的拍攝者和被攝者

10/29那天走訪台北四四南村天氣陰暗小雨欲來,實在不是理想的拍照日,免驚,反正我住附近,等天晴時再來拍吧。這個僅存的眷區紀念館,從成立到現在一直是人們拍藝術寫真或緍紗照的熱門景點,後來附近有了101大樓的加入,更增添了它古今相映的可拍性。猶記當天在館內看到一「市區規劃師」的招募布旗上寫著:多元、生活、公共性,是啊,眷村改成紀念館的確兼具了這些功能,人們悠閑地來此散步、懷舊、拍照、發呆…,各自帶著自己的記憶來,然後帶著新的記憶、心情和照片離開。 我對市區規劃沒什麼研究,也只淺淺知道當初四四南村改成「信義公民會館」可能不是得到太多人的贊同,但在有陽光的秋日片刻,我享受到了這樣美好的悠閑,很開心。

那天景新里里長的張伯伯的憶往,我的拉雜筆記如下,其實和我的童年生活有些相似,我還讀過四四幼稚園,也許我可以從此開始,去整理一下我的童年回憶。 里長伯是湖北人,民國35年生,少校退伍。父親不識字,民國26年入伍,在鐵路局做事,母親在大陸時曾為老師,為逃難而嫁夫,母親最大的遺憾是從未過穿白紗,因戰亂沒有坐月子,身體一直不好,六十多歲就過世了。里長在眷村時代擔任自治會會長二十多年,後來眷村改型為社區發展協會。 四四南村的村民大多不是軍人,是在大陸兵工廠的工作的勞工和眷屬,民國38年隨軍隊來台,所以和其它眷村相比,生活更艱困,但政府每月定期會分配糧食。四四南村原為修械所,初由俞大維將軍治理,眷戶原約有460戶,有防空洞、機槍組、醫院、民防組織、婦女組織、炮兵營、步兵營,除住家外另有保防(保家衛國)的功能。現在的信義國小,前身是四四子弟小學。 眷村實為一悲慘的名詞。村民們以為只是暫時來台一年半載,不久即將反攻大陸,所以宅院都是用泥巴和竹子以甘蔗板作模板因陋就簡所建,下雨天常是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窘況。牆壁太薄,隔音很差,晚上連屁都不敢放;夫妻打架,拳頭可能穿牆而過(絕不誇張)。大家都不想花錢買屋置產,只守著帶來的黃金,只想回老家,沒想到一等五十年就這樣過去。 村內的資閱士兵可背出四百多戶人家的世系。村民大多從大陸坐太康輪到台灣,同船有海南鞏縣人,山東人,太太多為貴州人。當時媽媽們都是裁縫高手,內衣褲為當時美國援助台灣的物資的麵粉袋所改的,上面常有「中美合作,26公斤」等字樣。 節慶時除精彩的舞龍舞獅外,最厲害的表演是踩高蹺,表演者踩著高蹺還可以翻跟斗,這個厲害至今沒有第二人可以模仿。 回憶中的美味組合:羊肉配蒜、牛肉配葱、槓子頭配豬頭皮薄片。

2 則留言:

水瓶子 提到...

好像錄音帶倒帶放出當天的記憶,但更早的記憶或許只在腦海中了。

不知道妳的四四幼稚園照片是否還有留存,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異同!

frances愛旅行,不去會死。 提到...

水瓶子,
我好像只在四四讀了一年, 後來轉到離家近的立德,所以沒有四四的畢業照, 但依稀記得好像在學長姐畢業典禮時有一張大合照, 但現在都找不到了,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