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3

〔農村再生〕新竹南埔‧黃金水鄉,「熝湯粢」的好滋味

ps-IMG_2246

515日這天去參加「農村再生.南埔石爺祭」,吃完美味淳樸的客家菜,飽肚的大家該來動手動口運動一下了,好玩的活動「熝湯粢」比賽上場。「熝湯」是客語的熱湯,即水煮的意思;「粢」是客語的麻糬,即客家人的熱麻糬,或說是大顆甜湯圓,它冷熱其實都好吃,作法和揉湯圓一樣,將糯米粉加水,用力搓揉成麵糰,再分成小塊,像搓湯圓一般把它搓圓後,最重要的步驟來了,得先把它壓扁,然後還要用大姆指把它壓個小凹陷,這樣煮來省時快熟(真是早早就懂得節能減碳的聰明客家鄉親啊!),不過此時,我連想到的是小說「千江有水千江月」中,有段描述女主角家七夕做湯圓時,也會在湯圓上按個凹陷,好讓織女裝眼淚用的,非常浪漫的意象和情懷,我久久都不會忘記這段文字。

煮好的湯圓,最棒的吃法就是加上黑糖薑汁,我記得這是農忙的下午,農夫補充體力(糯米不易消化,耐飽)的好物,小時候我也曾幫媽媽把這個點心(有時是米苔目甜湯)送到田中給祖父母和來幫忙的農夫們吃,走在窄細的田埂,我緊跟著媽媽,深怕一不小心掉到田裡,被媽媽駡耽誤了送點心的時間。今天在會場同時還有米苔目甜湯和蕃薯,我把它們三合一,暑熱中來上一碗,視覺和味覺都非常消暑,現煮的美味更是不在話下。行前即被告知,請大家愛地球帶自己的碗筷來參加活動,果然今天一整天下來,村民加上訪客很多人同時參與活動,但不像以往廟會的活動,總是看到一大堆免洗碗筷的垃圾,我也有帶碗筷的,但看到村民為沒有帶碗筷的客人準備了公用的碗筷,還是老碗呢,我就忍不住拿來用,真想問村民可否和他們買這些老碗,但我想這也是他們的重要資產,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還是留在南埔鄉,讓未來的客人也能有機會老碗相遇吧。

大會將「熝湯粢」比賽分為達人組(很會做「熝湯粢」的南埔長輩們)、部落客組(愛玩的我們)、兒童組和青少年組,每組都有一名村民擔任指導老師,教大家怎麼做熝湯粢,幸好有他們的幫忙,不然這個比賽應該會弄到天黑都比不完。照片中有個老外是ICRTDJ,他們專程來採訪今天的活動,自然也參加了『熝湯粢』比賽,ICRT對客家文化的報導不少,我記得他們很早就有教老外講客語的小單元,在節目和節目之間播放。大家七手八腳地把湯圓搓完,很開心,很有成就感,我想,藉由這個活動,凝聚了鄉親的心,我們這群過客也和原來陌生的鄉親有了聯結,真是很有意義的活動。

ps-IMG_2374
ps-IMG_2381
ps-IMG_2382
ps-IMG_2390
ps-IMG_2393
ps-IMG_2424
ps-IMG_2413
ps-IMG_2405
ps-IMG_2397
ps-IMG_2417
ps-IMG_2425
ps-IMG_2429
ps-IMG_2437
ps-IMG_2247
ps-IMG_2422

1 則留言:

盒子 提到...

我覺得大家七手八腳的做湯圓真有意思,
只可惜天氣不佳,
不然應該有更多參與者來看才對!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