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班奔進黑盒子看《他們在島嶼寫作:兩地-林海音》傳記電影,繼王文興、余光中、楊牧、周夢蝶,今天這是第五部,是五部中篇幅最短,說故事的手法也最平舖的一部,但卻是唯一讓我鼻頭酸兩次的一部,看到作家黃春明談及對林海音的思念,林海音是他文學的母親,若沒有她,以當時用閩南語句來創作的文學必遭打壓的年代,林海音任聯副主編,開始採用他和其他幾位閩南語作家的作品,她的膽識、愛才、惜才…。林海音的兒子夏祖焯(筆名「夏烈」,今天和導演楊力洲一同出席片後座談)談到,林海音女士往生時,他是把媽媽「抱」到太平間才放手,雖然林海音女士很輕,但夏祖焯當年也已經六十,這樣一路抱著母親是極吃力的,但他就是想這樣做,因為媽媽把他抱到人世間,他也要這樣送媽媽,母子情深。
林海音的父親是原籍台灣省苗栗縣,祖籍廣東省的客家人,母親是河洛人,在日本大阪出生,在北京長大、唸書在報社當記者養家,婚後在南京住過一段日子,1949年回到台灣
尋找"城南舊事"中林海音的足跡
追憶永遠的城南父親——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賞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